打印

[诗社] 【舞文活动】 金秋八月 — 古韵今香 相得益彰 研墨会(2011.8.17 — 2011.8.31)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0



  
[table=600,#82B4C1]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一般认为“三吏三别”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但是这首写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的《赠花卿》,个人认为与之相比完全不逊色。
尤其是后面两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估计只要读过初中的人,80%以上的都能脱口而出,当然了,对于前面两句,也是80%以上的人都没有任何印象。
杜甫做这首词的背景是:上元二年(761年),梓州剌使段子璋叛乱,兵袭东川节度使李奂于绵州,自称梁王。五月十六,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奉命平叛,攻克绵州,斩杀段子璋。但敬定居功自傲,骄恣不法,纵兵大掠,甚至断妇人手腕,以掠取金钏。
因此杜甫通过这首《赠花卿》来讽刺花敬定的居功自傲、飞扬跋扈,目无朝廷,尤其是通过诗里面的“天上”和“人间”两词可以看出当时花敬定完全无视当时大唐臣子应有的礼节,随意僭用天子音乐。这种讽刺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寓讽于谀,意在言外,忠言而不逆耳,真是作得恰到好处。

到了现代社会,则只引用后面两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来形容一首歌、一曲曲。说明这首歌/曲的无与伦比,以天上的仙乐相夸,难得闻而竟闻,愈见歌曲其妙。完全没有了任何讽刺意味,体现出的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断句不同,去句不同,竟然可以完全改变一首诗本身的意味。
写得不好不多,请见谅。前面有多位高人的抛玉,引出我这块砖。希望这块砖也能被大家认为是能用的,而不是废砖,谢谢。






签名落款处
[/td][/tr][/table]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虎上虎 金币 +46 精彩文章 希望再见兄弟大作 2011-8-24 22:40
  • 虎上虎 +1 精彩文章 希望再见兄弟大作 2011-8-24 22:40

TOP

0
版主留言
虎上虎(2011-8-31 23:13): 引用过多。



  
[table=600,#82B4C1]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PS:这是我参加这次活动的第二首诗了,今天工作完了,一个在外瞎逛,突然心有所感,回到酒店写下下面的评述。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市),遂为河东人,唐诗人,外号“诗佛”。王维不仅诗词造诣在大唐灿烂的诗词文化中首屈一指,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擅长人物、宗教人物、花竹,精通山水画,对山水画贡献极大,被称为“南宗画之祖”。王维诗画两方面都在中华五千年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大唐时期里占据着绝顶位置。属于少有的诗画双绝的人物。 王维信佛,他的诗画都受佛教的影响很深,有一股空灵的色彩。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首《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叙发了王维在亲人团聚的重阳节孤身一人在外,思念亲人的深情厚意。 之所以今天评说王维的这首思亲之诗,原因非常的简单,现在打这个字的时候,我正在日本的酒店里面,孤身一人出差在外,时间不短,需要半个月。现在才时间过了三分之一。但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感觉和王维那时是一致的。虽然现在不是重阳,离中秋也还有好多天。但是那种在孤独寂寞的环境里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那种倍思亲的感同深受。
王维的诗,有诗中有句、字句不苟、浑然天成、音调谐美的特点。这首《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全诗自为一体,但是前面两句又独具意义,可以单独流传。每当人们在节日思亲时,都不情不自禁的想起这两句诗。 但是,除节日思亲之外,对于独自一人在外谋生的人来说,这两句诗是任何时候都能体现他们的那种为异客的感情以及思亲之念的。






评述
[/td][/tr][/table]



[ 本帖最后由 kkkkkkk000 于 2011-8-29 21:22 编辑 ]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9-12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