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三国演义》有感

0

《三国演义》有感

  原文:《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孙
策出庙上马,回顾众将曰:「吾欲过岭,探看刘繇寨栅。」诸将皆以为不可。策
不从,遂同上岭,南望村林。早有伏路小军飞报刘繇,繇曰:「此必是孙策诱敌
之计,不可追之。」太史慈踊跃曰:「此时不捉孙策,更待何时!」遂不候刘繇
将令,竟自披挂上马,绰枪出营,大叫曰:「有胆气者,都跟我来!」诸将不动。
惟有一小将曰:「太史慈真猛将也!吾可助之!」拍马同行。众将皆笑。」

  再接着往下看,「(太史慈和孙策)两马相交,战五十合,不分胜负。程普
等暗暗称奇。慈见孙策枪法无半点儿渗漏,乃佯输诈败,引孙策赶来。慈却不由
旧路上岭,竟转过山背后。策赶到,大喝曰:「走的不算好汉!」慈心中自忖:
「这厮有十二从人,我只一个,便活捉了他,也吃众人夺去。再引一程,教这厮
没寻处,方好下手。」于是且战且走。策那里肯舍,一直赶到平川之地。」

  再接着看,「慈兜回马再战,又到五十合。策一枪搠去,慈闪过,挟住枪;
慈也一枪搠去,策亦闪过,挟住枪。两个用力只一拖,都滚下马来。马不知走的
那里去了。两个弃了枪,揪住厮打,战袍扯得粉碎。策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的
短戟,慈亦掣了策头上的兜鍪。策把戟来刺慈,慈把兜鍪遮架。忽然喊声后起,
乃刘繇接应军到来,约有千余。策正慌急,程普等十二骑亦冲到。策与慈方才放
手。」

  感想:多少人读遍三国,可有人记得这位随太史慈出战的无名小将。

  请大家注意思考,当时孙策有随从12人,太史慈仅有这小将一人跟随。在
太史慈和孙策前后斗了100多合的情况下,还不包括太史慈引孙策途中的时间
,那员小将和孙策的12员将在干什么?不可能都在一旁观战,从最后12将急
急忙忙赶来救孙策的情形看,这12人是被这员小将抵住了,从无名小将和太史
慈出发前说的话,也可以看出,他此次来是助太史慈擒孙策的,既然有承诺,就
不可能袖手旁观,太史慈和孙策酣斗之时,就是小将和孙策手下12将激斗之时。
这个无名小将以1人之力,力敌孙策麾下12大将,时间长达100多合,最后
书中没有交待结果,从12将赶来救孙策看,估计最终是不敌败逃或者身亡,但
是就看他1个人和12将斗了100多合,三国演义里谁能做到?最后看看这1
2将的名单,都非平庸之辈,都是跟随孙策征战的名将:本回书中有交待「(孙
策)引程普、黄盖、韩当、蒋钦、周泰等共十三骑」……光看这5名将领就已经
非常强了,能一人敌这5将的恐怕都找不到,更不用说1人敌12人了。

  记得吕布有一人敌曹操手下6将的战绩,不过却只有数十合便败走了。人言
吕布乃三国第一武将,由此观之,此无名小将才是真正的三国第一武将。

  估计这员无名小将,可能是刚投入刘繇帐下,还没有真正上阵打过仗,其能
力还未得到大家认可,包括未得到太史慈认可,就在一场不被大家记忆的战斗中
失败了,从此消失的无影无踪,但是也许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能力是三国演义
第一呢?

  再论其品行,当在场诸人无一人愿助太史慈时,唯独他站了出来可敬!一人
独挡12员大将,强悍如斯!

  可悲!由后文只见那12将而不见其人,本该其大放异彩的成名之战,只怕
成为其最后的演出。

  可叹!为人义薄云天,武功天下第一,最后却连名字都未留下,不禁让人长
叹不已。

  世人皆言关云长义薄云天,可这小将又何尝不是豪气干云,一句「太史慈真
猛将也!吾可助之!」道尽英雄肝胆气!


[ 本帖最后由 流客 于 2008-8-29 14:41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烟雨星痕 金币 +50 终评6.5分.额外奖励 2008-4-14 19:26
  • 烟雨星痕 +1 终评6.5分.额外奖励 2008-4-14 19:26
  • 烟雨星痕 金币 +100 有意思。固定奖励+驻版会员 2008-4-5 10:39

TOP

0
说实话啊,这个三国第一高手是无名小将的故事早在玩三国群英时就知道了的,请楼主别生气啊,分析几乎就是一样的,只不过楼主的语言更简略一点,把具体过程给省略了……

TOP

0
非也,非也
古人重武德,孙策贵为国主还和太史慈单挑,而太史慈也只是担心擒下孙策被救回,而并不担心孙策与12将合战自己,就是明证
所以那12将即使与那无名小将战了也是单挑他,很可能是只一合就刺于马下,要不就是各人自重身份不宵战此无名小将,故作者未提
楼主的分析,断章取义也

TOP

0
回2楼:我汗,看来是我孤陋寡闻了~
回3楼:如若是轻而易举地将那小将杀了,或是没有与之争斗,为何等到2人战了100余合这干人等才出现?至于古人重武德,笑,此乃场面话而已,到了危机时刻谁还会管那什么德,要是那样,一统天下的应该是吕布了,残念~

TOP

0
楼主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1.两马相交,战五十合,不分胜负。程普等暗暗称奇。
可见2人斗时,程普等只是在观战,对太史慈能与孙策战50合而不败已感到很吃惊了,说明他们连太史慈都看不起,何况他身边的跟班的
2.慈却不由旧路上岭,竟转过山背后。慈心中自忖:“再引一程,教这厮没寻处,方好下手。”
2人交手其他人都在很远处观战,而太史慈有意把孙策引开,自是利用了自己对地形的熟悉,而不是那个无名小将的阻挡。
因为前一句已显示了太史慈根本就对那个小将没信心,所以才要引开孙策。

TOP

0
3、5楼分析甚为合情合理。 我想作者不可能会出现如此巨大的纰漏而不自知。谁都知道三国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如果那名小将真如楼主所分析的那样,独以一人之力战策率领的12将,那样他的武功确实已是深不可测,决非常人所能及。那么,作者为何独独要在文中忽略掉此英雄人物,而不在其他章节上对他有所阐述呢。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场面决不亚于“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赵云独战长坂坡救幼主”、“三英战吕布”了。那样精彩的战斗情节,作者完全可以大书特书。可是这样的叙述,恐怕就连作者本人也不能让自己信服吧。要知道,前三国之“三英战吕布”故事,除去刘玄德咱们另论,关云长、张飞哪个不是武功一等一的高手,作者有意布此章节,权系为了烘托吕布之武功天下无敌。就是这样,作者还在担心是不是把吕布之功夫夸大了(后面不好交待),后来还引出“董卓见布之势不利后而立即鸣金收兵”。可见,作者还是比较擅长掌握那个度的。过分超度的话,精彩是精彩了,但太不符合常理(以1敌12,可能吗?),无法取信读者。还是那句老话,如果是金子不管放到哪里总会发光的。其实,作者也自知是人终不可能以一人之力而独挡12人(更何况12人非常人,均系策身边之虎将,为孙策平定江东基业之元勋,其中不少人还在《三国志》中列传)。所以,是“一小将”,他就是“一小将”(其实在这里,作者早已将他定了性,很清楚地告诉读者了),是“小人物”,他就是“小人物”(作者不需要专门为此“一小将”多作笔墨,因为此章节的主角在于“孙策与太史慈”)。这也难怪,作者直到最后连他一个名字也没有交代了。楼主读《三国演义》不可谓不细 !但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此细微处,相信是本未倒置了!如果那样的话,《三国演义》中还不知道要出现多少个类似此“武功天下第一”的小人物来! 不过,此“一小将”之胆量义气还是可嘉的!

TOP

0
引用:
原帖由 没有明天 于 2008-4-5 06:23 发表
估计这员无名小将,可能是刚投入刘繇帐下,还没有真正上阵打过仗,其能力还未得到大家认可,包括未得到太史慈认可,就在一场不被大家记忆的战斗中失败了,从此消失的无影无踪
其实这位小将并没有死,此战过后心灰意冷,遂到少林寺出家,被方丈安排到藏经阁 扫地 去了

TOP

0
版主留言
烟雨星痕(2008-4-6 10:39): 有效评分1
[评委]20537

[评分]6

[点评]太史慈是《三国演义》中俺最喜欢的人物,其临终遗言“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至今犹在耳畔。作者的论点已经不是什么新论点了,此类作品大多是标新立异、吸引眼球之作,太过牵强

TOP

0
版主留言
烟雨星痕(2008-4-7 18:27): 有效评分2
【评委】:happyyesi1
【评分】:6.5
【点评】:那么多精彩篇章段落不写,为何从中挑出这一点来评呢?不解。
如果是如标题所言,读《三国演义》有感,那则本文已经跑题了。

TOP

0
版主留言
烟雨星痕(2008-4-11 19:27): 有效评分3
【评委】:jijiji
【评分】:7
【点评】:写小说某一节选的评论并不是全文的评论,作者的题目做的有问题。
我记得有人以这位无名小将为主人公写了一篇小说,好像叫《新三国策》。这篇小说写的不错,在网上挺火的,好像已经写完了。太史慈在三国里也算是一员虎将,有勇有义,但是我更喜欢的是威震逍遥经的张文远,恰巧正是张辽导致太史慈的死。真是无奈。哈

[ 本帖最后由 jijiji 于 2008-4-7 20:02 编辑 ]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7-3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