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离任作者] 【情遗东门——我和一个小姐的故事】第六十六章 叶落何处(大结局)

0
my ex-lover 有沒有那么一首歌 會讓妳輕聲跟着閤  有沒有那么一首歌 會讓妳再次想起我 o(╥﹏╥)o
天涯兄的故事结束了

应该是结束了一个段落而已
我们的生活就是这一个一个段落而组合成的
所以我们的生活依然要继续
明天
会更好!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0
完了就这样 完了 写的真好 很现实 追了这么长时间 真有点舍不得呀

TOP

0
好看,一个就像发生在身边的故事平淡又温馨感人,几个小人物刻话的非常有血有肉,有爱有恨,不论是什么阶层的人都有她们不为人知的一面都有她们真情的一面非常感谢作者这么长的时间辛苦的创作,期待下部更加精彩的佳作诞生!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沐海听风 金币 +5 回复认真,鼓励! 2010-8-12 16:31

TOP

0

回复 13楼 的帖子

善恶皆有因果。所以,以怜悯之心面对弱者,以菩萨之心拯求落难之人。宽恕别人,便是善待自己呀。

[ 本帖最后由 hx168ok 于 2010-8-12 15:27 编辑 ]

TOP

0
小捉一下虫吧!邓丽君的歌词好像应该是“goodbye my love 我的爱人再见”。天涯兄用“goodbye my live”,是取主角心中在和自己在东门时的生活(live)说再见吗?那该取“goodbye my livin' in 东门”更贴切些。呵呵。

我在看最后一章时,完全抱着一种“归零思想”。回首一望,初识“东门”的心态已经和此时完全不同了。

“东门”故事的本身带着很深刻的东方哲学思想。结局更是让我觉得“结局也是新的开始”。这个故事虽然是故事,却读来让人深感痛切,完结之时还让人不由惦记每位主人公各自的命运。

因为人都是脆弱的,都想要一个确定的未来,这样眼下的生活才会显得有意义。

其实“东门”没告诉读者这些人物的未来在哪里,但是我可以给大家一个参考。就是我们自身的选择,可能也就是这些人物的未来。如果读者都可以稍稍假设自己就是主演着“东门”的故事,那么请大家扪心自问,这个故事要怎样继续发展下去。

其实我们都色文不都这样,或多或少地将自己代入进去。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谓的YY。很多人没有勇气在面对“现实”时,把自己代入。即使事情发生在了自己身上还不由自主地想否认。所以我觉得面对“东门”时,作为读者真要勇敢一点。别拿事不关己的态度。

前面我和大家讨论“东门”,很多焦点都集中在了“世情”二字。说了很多对目前社会现状的批评。这里也借这个机会表白一下我自己。也是说出我对“东门”的理解。区别于前面一直讨论的“破”,这次就完全集中在“立”上。

其实我觉得社会是没有错的,一直都没有错,即使是万恶的旧社会。

这里我有一个“包饺子理论”:诸位包饺子都是什么过程?先和面,发面,再剁馅,再和馅,然后擀皮,然后包,再然后下锅煮,最后上桌吃。这个时候有问题,吃的时候有人突然说:“我本不想吃三鲜馅的,我想吃精肉的。”各位,这个时候该去找谁说理去?

饺子是我们一手包的,出了问题自然只能找自己。

所以我们透过“东门”看到的这个世情,若真是残酷丑陋。那我们该批判的首先就是我们自己,最该反省的也是我们自己。要想变革社会,一匡正义,首先要匡扶的就是人心,而我们最该变革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心。

所以大点说,“东门”也有提醒现代人寻求内心自我救赎的意味。

有人可能问我们自己改变了,对社会有什么影响吗?按照“东门”的逻辑,按照东方的智慧,首先有句话,就是“出来混,早晚要还的。”这是这种救赎对自己的价值。而对社会就很简单了,我们每多一个人关注心灵的自我救赎,世界上就能多一个好人。各位说,这算贡献否?

我是说得简单了些。不过话糙理不糙吧!

那就鄙视金钱,鄙视物欲人就高尚了吗?问题就解决了吗?

其实我也知道所谓“君子固穷”“安贫乐道”这种话,在现世就是扯淡。鲁迅先生就很犀利地批评过这种“伪国学”。其实中国古人不乏有骨气有血性的典型。中国人十分关注“有所作为”的问题。

上回我追问天涯兄:难道我们只等“天道”办事,我们自己就无所作为了吗?

其实天涯兄自己的行为就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解答。天涯兄创作的“东门”连载,就是他自己责任感的体现。也是为社会教化贡献的努力。

其实这个问题是自古以来人类关注的问题。作为我来说没能力也没资格提出什么参考意见。不过中国很早以前就有的一些观念可以重新在现在的社会找到意义。

我觉得我们心灵的救赎就存在在“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里。前四个字讲态度。后四个字讲方法。对父母孝,对兄弟悌,对国家人民忠,对朋友信。以礼彰显孝,以义体现悌,以廉把持忠,以耻规范信。

其实类似的道德规范在不同的文明中都可以找到。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所以更应该多吸收些自己文明的教化。

奥巴玛当选以后出了一本自传叫[重拾美国梦]。我的这篇回复要“立”的核心,也就是“我们重拾中国的梦想”。这也是我对[情遗东门]的一点理解。

我对“东门”的评论,始于和天涯兄讨论渡边淳一,那么这里结局也引些他老人家的话。一是他说得的确好,二是我也效颦天涯兄的笔法一下。

“无论日本还是世界,现在人们都不愿写深沉的爱,包括性爱,而是去写一些“轻松的爱”,现在电视剧中常出现的一种“trendy”,就是写一些轻松的爱情。但是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隐藏着并非如此轻松浅薄,而是燃烧着火一样深沉的爱的愿望。那些较“轻”的爱往往是一些小事……但追求真正的深沉的爱的心情,确实隐藏在人们心中……而爱一旦到了定点,相反会有一种倦怠感,已经不能更上一层楼了,因为这已是爱的最高潮了。就是想再进一步,从年龄上,从社会集团的要求都不可能了。……爱这个东西越来越深,越来越深,就变成了非常可怕的事情……在这本小说里不仅写了爱的美,也写了爱的可怕。……现实中不一定有这样的事,但在现实中的爱情是不是没有充分燃烧就半途而废了呢?这是向现实的妥协,但在心中还是隐藏着一种爱的“完全燃烧”的愿望。……在登上了顶点的人那里,就会有“虚无”的到来……在“虚无”的顶点去死的心情,就是“谛观”。这是一种沉静的心境。这是一种“人生至此足矣”的心境。这是和佛教境界相联系的。”

话题回到了“爱”上。这也是我开头说的“归零”。抛去所有我的乱七八糟的胡思乱想,小说里的情感才是最让人感动的。

我也经历了一场用上全部身心和意志的阅读历程。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0
终于看到结尾了,有点悲伤,有点心酸,我们都是芸芸众生,无根浮萍,主宰不了我自己,无力彷徨。都是随波逐流,到处飘荡。哎。

TOP

0
这部小说是我在色城看的最专注的一部小说了,每周都很期待着楼主赶紧更新,对小说中的人物命运特别关注,今天看到楼主杀青了,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很想知道他们后来都怎么了,还有什么变化。不过小说就是小说,这样的结尾才能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留下更深的韵味,很谢谢楼主这一年来这么辛苦的笔耕,让我们读到这平实但不乏起伏的好文章,谢谢了,期盼楼主能写出更好的文章。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沐海听风 金币 +9 回复认真,鼓励! 2010-8-12 16:31

TOP

0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一直在关注《情遗东门》里各个人物的命运,今天终于看到了结局。“做女人难,做小姐更难,做个有情有义的小姐,摆平各方面的关系,则是难上加难。”我想这句话正是文章的点睛之笔。相信楼主笔下的人物在当今社会之中并不少见,人性的精华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从小人物的身上体现。这也是本文的高人之处。感谢分享。很喜欢作者的文笔,期望很快拜读到新的大作。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沐海听风 金币 +9 回复认真,鼓励! 2010-8-12 16:31

TOP

0

回复 26楼 的帖子

十分感谢你的纠错,我已将此改过了。

你的这个观点我十分的赞同,那就是小说的“镜子效应”。你说:“所以我们透过《东门》看到的
这个世情,若真是残酷丑陋。那我们该批判的首先就是我们自己,最该反省的也是我们自己。要想
变革社会,一匡正义,首先要匡扶的就是人心,而我们最该变革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心。所以大点说,
《东门》也有提醒现代人寻求内心自我救赎的意味。”

你的这种思想十分的可贵。
它至少回答了我为什么写小说的动机。

我读书的时候,常常感叹鲁导先生的小说是如此的犀利。它真的就像我的老师说的那样,一篇篇小
说就像一面面镜子照见国人的丑陋灵魂。

所以,后来我写小说时,绝不肤浅地赞扬什么,却总是取批判的立场去揭露一些东西。这想这便是
我的定势所在。

下一篇,如果顺利,我还会这样写。
由于是表现人体模特的题材,我可能会把场面写得更美一些。不论是在影棚里的造型摄影,还是与
恋爱,为追逐名利而卖身,以致于最后一个个对美的彻底毁灭,我都会写得很真、很美,也很悲壮、
很绝情。让它更能反应出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导向,正在越来越多地对“美”和“善”的事物表现
出一种陌生与疏离,而对下流无耻则表现出一种宽容甚至陶醉,一种酱缸文化对人的心灵的浸蚀。

[ 本帖最后由 hx168ok 于 2010-8-12 16:32 编辑 ]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0
看完这部小说,心情有种莫名的沉重,阿娇是社会的缩影,虽然她是妓女,但她善良、敬业、坚强,有情有义,她用自己的身体求得生存,比那些道貌岸然的、坑蒙拐骗的人强百倍,这样的人物让人同情,也让人敬佩!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沐海听风 金币 +5 回复认真,鼓励! 2010-8-12 21:45

TOP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6 17:54